

1.德国工商大会8月19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八成德国企业(样本数大约3000家)正面临原材料短缺问题。调查显示,钢铁、铝、铜、木材等的供应瓶颈和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汽车行业报告半导体“严重短缺”。三分之二的德国企业将价格上涨直接转嫁给客户。德国工商大会外贸主管福尔克尔·特赖尔表示,原材料短缺和供应链问题正全面打击德国经济,可能导致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进程明显复杂化。大宗商品的供应瓶颈意味着目前的通胀水平上升可能不是一个暂时现象,将在中长期影响全球经济。(新华社)
1.海外部分地区近期疫情变化,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造成影响。有产业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马来西亚疫情给芯片产业带来较大影响,不少国际大厂在当地的产线时不时就会关停。同时,疫情对物流带来较大影响,交货周期延长。(中证网)
2.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快速发展,广阔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市场带来了大量新型人才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汽车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等岗位需求同比增幅已经超过1.8倍。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专业高精尖技术人才职位薪酬仍然保持20%左右的涨幅,其中智能驾驶仿真以及智能驾驶芯片开发相关人员薪资涨幅可达30%以上。
3.8月19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于今年6月16日挂牌、披露期满日期延长至8月18日的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增资项目”已无查询相匹配结果。有接近马自达的相关人士透露,马自达 “南北合并”已基本确认,“现在就等宣布合并的那一天了。”
4.中金报告表示,因仿制药受集采影响持续承压及核心产品销售走低,恒瑞医药上半年业绩不及预期,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及目标价,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中金下调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3%/29.4%至65.22/68.51亿元;下调公司目标价33.3%至80.00元,较当前股价有48.6%的上行空间。
5.8月19日,婴儿保育设备制造商戴维医疗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2.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21.57万元,同比增长17.79%。
6.应用材料(AMAT)第三财季调整后EPS为1.90美元,分析师预期1.77美元。第三财季半导体系统净销售44.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42.6亿美元。 预计第四财季调整后EPS为1.87-2.01美元,分析师预期1.81美元。预计第四财季净销售60.8-65.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60.4亿美元。(财联社)
7.全球成熟制程产能严重短缺之下,晶圆代工价格再次迎来调涨。据行业消息,8月12日台湾MCU(微控制器)大厂新唐科技发布涨价函,将于9月1日开始上调晶圆代工价格,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5%。8月17日,供应链再度传出涨价消息。台联电近期再次向客户发出调升晶圆代工价格通知,11月平均涨价10%,部分制程涨幅达到15%。这是公司继年初、4月、7月调升报价后,今年以来第四度调涨。(证券时报)
2.陶氏宣布环氧丙烷生产遭遇不可抗力。称其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之一经历了意外事件,影响了其向陶氏业务供应关键原材料的能力。因此陶氏无法向客户提供适用的销售协议或采购订单(”合同”)中规定的环氧丙烷的数量。